2018年1月1日新年伊始,徐州博物館《漢風物語——文物背后的故事》新書分享會在徐州博庫書城舉行。 《漢風物語-文物背后的故事》是2017年8月出版發行的文化歷史類社科普及讀物,該書共分四個篇章,每篇文章以一件或一組文物為切入點,通過解讀它們在考古發掘出土時的經過、修復保護的過程以及在漢代的使用功能、發展歷程和科學價值等,向讀者傳遞漢代典章制度、社會風俗、歷史文化等知識。
當天下午2點,徐州博庫書城新書分享會的現場坐滿了讀者,由本書副主編、徐州博物館社會服務部主任杜益華首先為讀者們介紹了《漢風物語-文物背后的故事》這本書的撰寫目的和主要內容。杜益華介紹說,這本讀物在內容上兼顧科學性、思想性和趣味性,盡可能把復雜的歷史發展演變過程用較為簡明的語言加以講述,使讀者能夠清晰明白這些文物從哪里來,做什么用,有何種價值,做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此外,大部分的編寫人員是每天都在場館內為觀眾講述文物的講解員們,她們在寫作過程中查閱了大量史料,咨詢了歷史、考古、文物保護相關學科的專家學者,有的走訪了文物考古發掘的當事人,努力做到書中所介紹歷史文物知識的準確無誤。
接下來,杜益華選取了書中的北洞山彩繪儀衛俑,為讀者們講述了北洞山楚王墓的基本情況、考古發掘經過、文物保護現狀、出土彩繪陶俑種類和體現出來的漢代職官、服飾、工藝等方面的情況。在講到持笏彩繪陶俑時,杜益華講到,這種陶俑額發間有孔,拱手執笏,按漢代習俗,文官奏事,一般都用毛筆將所奏之事寫在竹簡上,寫完之后,即將筆桿插入耳邊發際。以后形成一種制度,凡文官上朝,皆得插筆,筆尖不蘸墨汁,純粹用作裝飾,史稱“簪白筆”。因此這種拱手持笏陶俑應代表的是楚國有較高官職的文職官員形象,頭上的孔內原來應該插有筆簪。
下午3點,徐州博物館副研究館員陳釗老師選取了館藏文物中最具特色的漢代玉器部分,系統介紹了徐州漢代玉器的考古發掘分布情況、漢代玉器功能種類、藝術價值和在國內玉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陳釗老師用風趣幽默的語言,不僅講述玉器故事,還使讀者了解到徐州博物館如何深度挖掘、整理和利用館藏漢文化資源,更好的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讓更多的公眾了解、認知和感受徐州厚重的漢文化。陳釗老師在分享會結束時談到,博物館是每個人終身學習的社會大課堂,去一次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多去,經常去必有收獲!
很多讀者在分享會后表示,平時在參觀博物館時多數是泛泛地欣賞,聽到今天的分享會才覺得文物背后居然有這么多有趣生動的故事,也很欽佩博物館人為觀眾呈現出如此精美的文物展覽和科普讀物而付出的努力。
《漢風物語——文物背后的故事》的編輯出版是徐州博物館推進社會教育服務的積極探索和嘗試,我們將以此為契機,通過開展現場教學、主題講座、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切實發揮好、利用好該書的教育作用,更加廣泛地宣傳弘揚漢文化,讓漢文化魅力更加彰顯,漢文化精神持久傳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