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6日下午,由徐州博物館、古代中國研究青年學者研習會共同舉辦的學術活動在徐州博物館會議室召開。研習會由臺灣中興大學助理教授游逸飛主持,四位青年學者參加了交流。
來自江蘇師范大學語言科學學院副教授劉洪濤主講《蚔匕銘文新釋》,先具體介紹了關于蚔匕銘文的部分研究現狀,而后主要對“蚔”的釋文以及蚔匕上面的相關銘文進行了釋讀,最后通過以上釋讀,認為蚔匕上的銘文不同于一般格言警句,具有童心、情趣等特點,這些對我們了解銘文與器物的研究以及該時代的文化研究,都有著重要作用。
華東師范大學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朱滸主講《徐州漢畫像中的佛教內容》,首先簡單介紹了該題目的研究背景,而后通過七方面對徐州地區以及附近畫像石圖案進行闡釋,分別為:1.徐州地區出現佛像的背景;2.關于立佛問題;3.“胡人禮佛”圖像的討論;4.“六牙白象”圖像;5.“光頭人物”圖像;6.“胡人抱子”圖像;7.孔望山摩崖像中的佛教內容。認為徐州地區在漢代是胡人及其信仰的主要流行地,并且該信仰是至上而下的,正是由于此類,使得該地區在東漢時期成為佛教主要流行地。此外,該地區與貴霜王朝佛教藝術有著密切聯系。該題目交流中不僅對本地區與本國其他地區相關圖像進行比較,也與國外類似的圖像進行比較,為研究方法上打開了新思路。
徐州博物館考古部副主任呂健主講《漢代封泥的泥料研究》,該題目從不同時期的泥料中著手,著重于考古發現的漢代泥料,并通過相關實例進行論證,得出的初步結論為各地的泥料顏色不一樣。題目由具體的材料本身著手,小中見大,為漢代封泥的研究提供了更為具體、全面的思路以及研究方法。
江蘇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張艷秋主講《江蘇出土漢代木俑的形制與特點》,著重梳理了江蘇地區出土木俑的概況以及形制特點,并通過與本地木俑、其他地區木俑以及陶俑的比較,認為俑的出現與楚文化有關,漢代統一為其傳播提供了穩定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