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文博》是徐州博物館主辦,面向國內公開發行的文博類綜合性學術出版物。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積極宣傳黨和國家文物法規與相關政策為宗旨,及時反映淮海經濟區文博工作的新發現新成果,加強與業界同仁交流,促進文博行業的繁榮。
《淮海文博》征稿范圍包括文物研究、博物館學研究、考古學研究、文化遺產研究、歷史學研究及區域文化研究等,尤其歡迎有關漢代文物、考古、歷史研究的文章。設置特邀專稿欄目,竭誠歡迎文博界專家、學者賜稿。
地址:江蘇省徐州市和平路118號徐州博物館《淮海文博》編輯部
郵編:221009
電話:0516-83804415 19952123569
聯系人: 唐小惠 劉文思
投稿郵箱:huaihaiwenbo2022@163.com
《淮海文博》編輯部
本輯目錄
精彩摘要
地域文化研究
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中做大做強徐州漢文化品牌的路徑研究
李曉軍
兩漢文化是中華文明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徐州既是兩漢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也是全國漢文化遺存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如何進一步發掘、整理、提升、利用這一豐厚的文化資源,做大做強漢文化品牌,推動漢文化保護傳承與發展,是貫徹落實“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上探索新經驗”重要精神的現實思考。本文擬通過梳理徐州漢文化資源價值開發利用的優勢條件,結合打造漢文化品牌的成效和不足,以期深入思考做大做強漢文化特色品牌的路徑舉措,使其在推進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進程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起到積極作用。
博物館學
博物館藏品征集路徑研究——以徐州博物館為例
仇文華
藏品是博物館科學研究、文化教育的核心,藏品征集工作是博物館建設的重點。高質量的藏品是決定博物館陳展水平、研究價值的關鍵。本文以徐州博物館藏品征集工作為例,將守正與創新的征集理念與征集方向、征集途徑、征集程序等全過程的融合進行了總結,嘗試探索適合中小型博物館的藏品征集體系,用文物講好中國故事、中華文化故事、中國與世界的故事,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厚積淀轉化為文化軟實力、文化競爭力和文化影響力。
中小型博物館如何利用藏品做好社會教育及文化傳播——以睢寧縣博物館社教活動實踐為例
徐娟
新時代背景下,為滿足我國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博物館需要對既有的社教活動進行改進和創新,力求發揮好博物館的社會教育作用。2023年全國博物館總數達6833家,其中縣級博物館居于“金字塔”的最低端,數量最大,是我國博物館體系的基礎所在。基于龐大的縣級博物館數量優勢,近年來領域內也發表了不少的研究文章,但將研究視角放在縣級博物館社教活動上的文獻數量和內容還是不夠豐富。
徐州韓山東墓群六朝及明清墓發掘報告
徐州博物館(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 徐州市文物保護和考古研究所
徐州地區歷史時期墓葬多分布于市區附近的山體上,韓山及其西南的小長山是市區附近重要墓葬埋藏區,徐州考古工作者已發現過眾多漢墓。韓山東墓群涵蓋了漢墓、六朝墓、宋墓及明清墓,墓葬分布有序,墓群延續時間長,可為本地區葬俗演變提供參考樣本。本文選取部分具有時代特點的少數墓例進行公布,供學界參考。
文物研究
江蘇地區出土漢代璽印文字形體初探
張婧涵
江蘇地區是兩漢時期主要的政區之一,自建國以來,江蘇地區已發掘的漢墓多達數千座,諸侯王高級墓葬以及中小型墓葬等級齊全,墓葬中出土的各類形制風格的璽印是重要的文字資料,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璽印盛行于戰國秦漢時期,漢印文字的形體變化反映出古文字隸變的特點,早期璽印文字的篆書風格偏多且篆體更加規范、方正,后期璽印文字的隸書風格較重且由于各種因素導致璽印文字對篆書的改造較大。璽印文字形體發生變化的另一個原因是印面有限,漢字不能合理地安排在印面上,部分小篆或隸書的字形整體纖細修長,故需變形部分筆畫篆刻在印面上。
漢畫像石研究
計量學視野下的漢畫像石研究:熱點、現狀與發展趨勢
翟曉悅 李旺童 趙迪斐 劉照建
本文運用文獻計量學方法對中國知網上以漢畫像石為主題的文獻進行可視化分析,從文獻計量、合作網絡、關鍵詞聚類及引用影響力四個方面揭示了漢畫像石領域的研究現狀與研究趨勢。研究結果表明,1956年至今,我國漢畫像石研究經歷了初始奠基期(2000年以前)、爆發增長期(2001-2010年)以及多元深化期(2011年至今),目前,已初步形成一個多學科、綜合復雜、立體全面的漢畫像石學術研究體系,漢代歷史研究、圖像研究、徐州/南陽等核心地域研究,構成了主要的研究熱點,關鍵詞聚類圖譜等信息識別出漢畫像石功能和意義研究、典型形象專題/綜合研究、漢代思想觀念和宗教信仰研究等核心內容。
漢代畫像石中的九尾狐圖像研究
劉清瑤
漢代畫像石中的九尾狐有辟邪禎祥、子孫繁息和政治昌明的象征意義。九尾狐在墓室的分布位置并無絕對的局限性,墓門、墓室和石棺等位置均有發現。九尾狐在畫像石圖像中可以單獨出現,也可以作為大型畫面組成部分,常出現在西王母圖像系統中和日月圖像系統中。
從視覺學的角度來看,九尾狐圖像的藝術形象有與現實狐形象的相似之處,是基于現實狐形象的藝術創造性表達。其中狐頭身、耳爪姿態等是對現實的描摹,尾部造型的描繪則是對九尾狐形象的藝術表達。通過梳理漢畫像石上的九尾狐形態,可以根據尾部的形態將九尾狐分為:梳狀尾、碩尾、穗狀尾,在寫實框架下,體現著漢代主流哲學思想和意識形態。對研究漢代陰陽平衡思想和裝飾藝術圖像具有重要價值。
故宮圖書館雕版刷印樣張的保存與研究
周莎
雕版刷印樣張作為雕版文物的表現形式,屬于可移動文物,是重要的文物遺存。故宮博物院圖書館所藏的雕版有一部分進行了樣張的刷印工作,由此便生成了大量的可移動文物資料,這批資料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應給予妥善地保存,以便發揮它的使用功能,供相關學者利用。
(撰稿:唐小惠 審稿:宗時珍 發布:杜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