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
徐州博物館
棺槨制度是墓葬研究領域的重要內容,其形制、制度的發展演變是古人意識形態及社會形態的集中反映,二者雖都是葬具,但有明顯的區別。《論語·先進》有云“有棺而無槨”,可見棺、槨非同。《說文·木部》:“棺,關也,所以掩尸”,《釋名·釋喪制》:“棺,關也,關閉也”。《說文》:“‘槨、葬有木郭也’。段玉裁注:‘木郭者,以木為之,周于棺,如城之有郭也’”。在中國古代,棺槨往往并稱,《孝經·喪親章》有注“為之棺槨衣衾而舉之”。簡單地說棺材是裝死者的,槨則是盛放棺和隨葬品的裝置,是棺外的套棺,謂之內棺外槨。
通過考古資料可知,棺、槨最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出現,最早出現的棺為陶棺或石棺,木質棺、槨出現較晚。至漢時槨有木槨、石槨、磚槨之分,我們這里要談的石槨墓,主要是指用加工過的數量不等、大小不一、多有榫卯的石板扣合而成的槨室,一般其內多置木棺。近幾十年來,在蘇北、魯南、豫東、皖北這一區域已陸續發現了數百座石槨墓,部分槨板刻有畫像,但這類墓葬數量相對較少。蘇北主要以徐州為代表。徐州在漢代屬楚國的領域,是漢高祖劉邦的故鄉,漢初即建置了諸侯國楚國,兩漢共傳18王。楚國多皇親國戚, 權勢和經濟實力并重,當時不僅以山為陵,開掘出規模宏大的崖洞墓,而且也創造了漢代最早的畫像石槨墓,如徐州鐵剎山、徐州銅山縣范山、徐州萬寨、沛縣棲山等地均集中發現有兩漢時期的畫像石槨墓。
一、鐵剎山M66畫像石槨墓的發現
徐州鐵剎山漢墓群位于市區東部鐵剎山上,在房地產開發建設拆遷整地時發現。徐州博物館曾于2005年、2008~2009年、2012~2013年多次發掘,迄今為止共發掘西漢墓葬82座,幾乎囊括了徐州西漢時期中小型墓葬的各種類型,其中石坑豎穴石槨墓有8座,而刻有畫像內容的僅有2座。鐵剎山M3[]于2005年發掘,有南北2個槨室,北槨室就地而鑿,南槨室即為石板扣合而成的畫像石槨。石槨東西向放置,東、西檔頭內壁雕刻紋飾,內容為十字穿璧、常青樹及鳥。由于當時一些原因,鐵剎山M3畫像石槨及其拓片和紋飾線圖都未能保存下來。2012年9月,在徐州鐵剎山發現的M66為典型的畫像石槨墓。該墓為夫妻同穴合葬墓,兩墓主葬具均為一棺一槨。這兩具石槨用料講究,造型規整,工藝精細,畫像內容簡單,保存基本完整,在發掘結束后即被徐州博物館拆運至館內,擬進行復原展示。下文即以該墓為例,就畫像石槨墓的形制、畫像內容及其產生時間、原因等問題作一簡單的分析。
鐵剎山M66位于鐵剎山西南坡,豎穴正南北向,東西長4.5、南北寬3.3、現深4.25米。
鐵剎山M66平、剖面圖
該墓豎穴上部還葬有兩座年代晚些的墓葬,因不在我們論及的范圍內,不予介紹。在豎穴底部,緊靠東、西壁各置有一石槨,南北放置,東西并列。
鐵剎山M66石槨清理前
鐵剎山M66石槨清理后
石槨為石板組合而成,規格大小基本相同。石槨長方形,由南北兩端檔頭、東西兩面側板、底面底板、頂面蓋板組成。除頂面蓋板為兩塊石板外,石槨每面皆為一塊整石鑿制而成。石槨內長2.5、寬1.04、深1米。石板厚12~17厘米。除底板外,石槨每一塊石板內壁上端皆刻有槽,相互扣合。組合成石槨的石板鑿制得非常規整,內外兩面皆鑿刻紋飾。具體情況如下:
1、東石槨頂面蓋板有兩塊,皆碎裂,頂面斜線紋。其中北面一塊內面刻飾一組十字穿璧紋,圓璧處于中心,十字對角。西石槨頂面蓋板沒有十字穿璧紋。
2、東石槨北檔頭與西石槨南檔頭紋飾相同,四周有邊框,框內刻簡單的三角或斜線紋。
西槨南檔頭內壁
3、東石槨南檔頭,四周有邊框,框內刻十字穿璧,璧處中心,十字對角,對角線未從璧好穿過,止于璧的外緣。璧上方有一“個”字形圖案。
東槨南檔頭內壁
西石槨北檔頭內壁紋飾與上類似,但有一對角線穿璧而過,沒有“個”字形圖案。
西槨北檔頭內壁
關于“個”字形圖案,下面將專門論述。
4、東石槨東側板,內壁四周有邊框,框內刻十字穿璧,璧處中心,璧的兩側各附伸出一個三角形,十字對角,對角線未從璧好穿過,止于璧的外緣。璧兩旁飾三角紋。
東槨東內壁
5、東石槨西側板,內壁圖案類似于東側板,對角線穿入璧好,但同一側兩條線在好內是連在一起的。
東槨西內壁
外壁亦刻有一組圖案,一左一右分布著兩顆常青樹,樹兩旁飾三角紋。
東槨西外壁
6、西石槨東、西側板內壁紋飾基本相同,以粗線條隔成3個區域,左右各刻一組十字穿璧,僅一條線穿璧好而過,每條穿線有兩個“個”字形圖案。中間刻三角形紋。
西槨西內壁
東側板外壁紋飾與東石槨西側板外壁相同,為常青樹。
7、東、西石槨底板內壁紋飾基本相同,只不過其中一組的兩璧刻成了一大一小,一以粗框一以線條隔成3個區域,左右各雕刻了一組十字穿璧紋,十字對角穿透璧好,中心區域為簡單的三角紋。
東槨底內壁
二、相關問題的思考
(一)關于墓葬的形制結構
石槨墓均為長方形堅穴,分土坑和石坑兩類( 在山體上鑿石為壙)。其構造為頂面蓋板、前后檔板、左右側板、底板。石板內壁上端多有凹槽或榫以作相扣。一般出現畫像的石槨多為單槨室,鐵剎山M66為石坑(壙)豎穴,兩個石槨室均為單槨室。鐵M3雖然也是單石槨,但石槨的南側板外還設置有邊箱。也有雙槨室,如華山M1[],有簡單畫像。三槨室比較少,年代也較晚。
(二)關于畫像石的產生時間
畫像石的產生,以往很多學者認為最早的畫像石出現于西漢中期,因為以前發現較早的多座畫像石墓皆屬于西漢中期。但徐州韓山漢墓的發現將墓室畫像最早出現在墓葬中提前到了徐州早期。韓山漢墓是迄今發現最早的漢畫像石墓,它是一座石坑豎穴洞室墓,坐落在徐州韓山山上,畫像刻在韓山M1[]洞室的兩扇石門上,內容為一常青樹,樹頂站立一只鳥。有兩個玉璧掛在樹的下方,左右對稱,玉璧由綬帶穿系。
韓山M1門上懸璧圖
根據該墓出土的半兩錢和器物的組合等,考古人員判斷其年代下限為漢景帝初期。鐵剎山M3石槨內出土有半兩錢,年代也應為西漢早期。鐵剎山M66西槨室遭到擾亂,出土器物不多。但東槨室保存完整,出土了鼎、盒、壺、鈁、繭形壺、罐、盤、匜、鐎壺、倉、灶、井、磨、豬圈等陶器,從陶器組合和器物特征來看,時代應屬西漢早期偏晚。所以說至遲畫像石在西漢早期就產生了。
(三)關于早期畫像石的紋飾內容及形成原因
西漢早期的畫像因為畫像石墓的發掘變得越來越多,如迄今發現最早的漢畫像石墓韓山漢墓,在墓門上雕刻了常青樹、鳥、懸璧。之后的徐州地區漢畫像石槨墓中,如鐵剎山M3、銅山縣鳳凰山M1[]、睢寧縣官山漢墓[]等,玉璧常刻制在頭檔,常青樹常刻制在足檔。由此可以看出,早期畫像石的基本紋飾內容為穿璧、常青樹、鳥及簡單的幾何紋組合。其造型特點是構圖比較簡單,抽象,多以左右對稱的方式組合,陰線刻。鐵剎山M66出土的兩具石槨除沒有鳥紋外,出現的即為十字穿璧、常青樹及三角紋和斜線紋,全為陰線刻。常青樹在古代被稱作生命樹,象征著永生,而鳥形圖案則象征著靈魂不滅。關于常青樹和鳥形紋限于篇幅這里不作深談。我們重點談談穿璧紋。
所謂穿璧紋,以往通稱“十字穿環”,“十字穿璧”,隨著研究的深入,現在逐漸被“懸璧”的說法取代。而所謂的“十”字,以前認為或許只是一種裝飾的線條或形式,實際上并不是這么簡單。這個“十”字實際上是絲絹之類的布帶,它的作用是把玉璧固定住或懸吊起來。考古資料證明,漢代很多墓葬,無論是大型的王級,還是中小型的侯級或者官吏級別的墓葬里,在墓主人的頭部都有玉璧的出現,這些玉璧出土時一般都置于地上,因此很長時期內都被認為是放在墓主人頭頂的一件普通葬玉,一直未受到重視。直到馬王堆M1轪侯夫人辛追墓[]錦飾內棺中,原應懸于頭檔的玳瑁璧卻放在了棺蓋上,
馬王堆M1 懸璧局部
因懸璧絲帶未腐朽而得以保持原貌,才使我們得以了解內棺頭檔懸璧這一現象,知道其原本都是被固定懸掛起來的,只是由于固定懸掛的絲帛腐朽才落到了地上。漢代的懸璧內棺僅發現于西漢。除湖南馬王堆一、二號墓外,其余在安徽、江蘇和山東等地多有發現。江蘇徐州出土內棺懸璧的漢墓較多,中小型墓葬如徐州后樓山M1[]、子房山M3[]、鐵剎山M11[]、鐵剎山M46[]、韓山M1等。韓山M1洞室由刻有畫象的雙扇石門封堵,墓葬已被盜掘,墓內出土的一件玉璧,原位置已變,但璧面遺留有十字形的織物遺痕,
徐州韓山M1出土 懸璧
顯示應為內棺頭檔的懸璧。以上這些都是懸璧現象的實證。而刻有懸璧圖的石槨,則以另一種形式對此作了證明。鐵M66石槨檔板、側板和底板上刻飾的十字穿璧圖和“個”字形圖案,再現了以絲帛類織物穿系打結懸掛玉璧的情況。而將懸璧刻在石槨的壁板上,用紋飾圖案代替實物,則是一種簡省薄葬行為,同時也是人們思想意識的反映。
那么,為什么懸璧圖在漢畫像石中出現如此之多且早呢?懸璧在漢畫中的所起的作用和顯示的意義又是什么?說起來,這和漢代人的宇宙觀有直接的關系。漢代繼承周秦以來關于天體理論的認識, 形成了三家較為重要的天體學說,即蓋天說、宣夜說、渾天說。蓋天說即天圓地方說, 《淮南子·原道訓》云: “以天為蓋,以地為輿。” 《晉書天文志》云: “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 便是這種認識的形象表述。產生于遠古的天圓地方宇宙觀,由于受“ 天人相應” 及陰陽五行思想的影響,又因為統治階級的需要與政教融而為一,從而滲透到了社會思想及生活的各個方面。漢畫中的玉璧就是天圓地方觀念的具體反映,璧是禮天的禮器,是天圓的象征, 表現的是天的形態。懸璧圖把圓璧放置在一個方形內,可以說是天圓地方的符號表現。在圓與方之間,四條線向四個方向伸展,則可以看成四方的象征。四方,既可以指大地上東西南北四個不同的方向,也把天劃成了四個區域,漢代用“ 四靈”即青龍、白虎、朱雀、玄武表示。在漢代,人們不僅存在著“死即長生”的觀念,認為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結束,而是一種新生即成仙。而且事死如事生,希望把生前享有的一切統統帶到彼岸世界繼續享樂。漢代人認為,玉璧不僅具有辟邪驅鬼、保護墓主尸體不朽的功能,而且還是墓主通向天界的靈器。所以棺槨畫像中大量出現懸璧的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
總之,通過以上幾個問題的認識,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漢畫像石出現的最早時間為西漢早期,而其出現最多的地方是在石槨墓中,早期的漢畫像石由于還處于初級階段,紋飾內容還比較簡單,主要只有常青樹、鳥、懸璧以及簡單的幾何紋,表現形式單一,構圖只有方框或方框內分欄,左右對稱,雕刻技法以陰線刻為主等。但任何事物都有一個萌芽、發展、流行、成熟的過程,正是由于西漢早期畫像石槨的產生,為最終造就東漢漢畫像石墓的內容包羅萬象、絢麗多姿,表現形式復雜多變,技法多樣嫻熟的輝煌局面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