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孫向陽 男 (1968-)1989年參加工作,從事博物館工作32年,中共黨員,邳州博物館副館長、文博副研究館員。
現為中國文物學會文物修復專業委員會會員、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會員、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中國青銅專業委員會會員。
研究方向:青銅器修復、瓷器修復、全形拓。
一、引 言
該件漢代三鳳菱紋銅鏡2009年出土于安徽省肥東縣撮鎮公安戰國西漢墓群的M4,墓葬形制為長方形土坑豎穴墓,帶斜坡墓道。隨葬品不豐富。
青銅鏡是青銅文化的延伸,是中國古代文化遺產中的瑰寶。銅鏡的產生與人們的審美需求息息相關,是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具。銅鏡產生于殷商時期,歷經商周、秦漢、明清,時間跨度較長,直到玻璃鏡出現以后,才被真正取代。漢代是我國銅鏡發展的重要時期。漢鏡出土的數量最多,使用普遍,在制作形式和藝術表現手法上也有了較大發展。這個時期的銅鏡鑄造工藝精良,形態美觀,圖紋華麗,完美地呈現了日用品與藝術品的有機結合。
該枚銅鏡出土時碎成9塊,缺失一塊,表面有一層土垢覆蓋。經拼對發現,該鏡屬于漢代三鳳菱紋鏡,圓形,弦紋鈕,素卷緣,鈕外飾云雷地紋環帶,一周弦紋圈外為主體紋飾區。紋飾是淺浮雕穿插交連,三鳳鳥以菱形回紋相互間隔,主體紋飾帶以細密的云雷紋為地紋。
銅鏡出土時情況通電小標題
二、檢測分析
為全面了解該件文物的金屬成分和銹蝕產物,我們進行了多項檢測分析,以期為后續的保護修復工作制定有針對性的方案。檢測分析結果如表1:
表1 檢測分析結果
從分析結果來看,該件銅鏡硝酸銀滴定未發現氯離子,即不存在有害銹;合金成分主要是銅錫鉛合金(Cu 71.02%,Sn 27.05%,Pb 1.93%)。
三、保護修復技術路線
根據上述檢測結果,該件青銅鏡沒有生發有害銹,其主要保護修復內容是:清洗(去除其松散的銹蝕產物和附著的土壤)、傳統修復(拼對、焊接、整形、補配和做舊,恢復其形制)、化學緩釋和封護。據此制定的保護修復技術路線。
保護修復技術路線
四、保護修復過程及方法
(一)建立修復檔案是為銅鏡做一份詳細的資料,包括編號、名稱、尺寸、來源、照相、畫圖、及出土后現狀、病害檢測分析、修復、緩釋封護過程等進行全面詳細的圖文影像記錄。
(二)清洗表面銹蝕產物和粘附土壤,將其浸泡在盛有蒸餾水的容器內,用毛刷、棉簽等工具小心擦除鏡體表面、斷裂面的浮土等土垢,盡可能的將其擦除干凈,為完整合縫做好準備工作。
(三)拼對花紋,做好拼接前準備、并畫圖標注斷裂面連接。
(四)焊接:本器采用點焊法焊接加固。按照標注記號拼接斷裂連接面,取兩點對應位置銼“v”形槽,進行拼接點焊。對接時控制斷裂口在一個平面上、無錯位時可進行臨時定位點接,翻轉連接面觀察鏡面花紋對接是否連貫完整和鏡面平整,可進行微調。通過此方法,逐塊將碎片連接形成一個整體。仔細檢查是否出現對接錯位、高低不平的現象。如果有上述現象,應逐塊進行微調,使碎片之間對接完全吻合、平整。通觀全鏡,確定碎片連接面平整沒有錯位后再對整體加固焊接。
銅鏡焊接加固
(五)缺損補配:該銅鏡紋飾屬對稱三鳳菱紋鏡,通過觀察發現鏡面紋飾以鏡鈕為中心呈120°對稱。采用石膏模范反轉補配,利用現有銅鏡紋飾翻模進行紋飾補缺。
1、取一塊略大于銅鏡硬紙板放置鏡下;選取補缺花紋相同區域,用揉制好的橡皮泥沿花紋相同區域,貼緊花紋豎立圍成一個封閉的橡皮泥圈,并與鏡邊稍放寬一點距離;擦涂石膏脫模劑(醫用凡士林)后倒入調制好的石膏漿,等其凝結稍干時,取下橡皮泥修整石膏模,翻轉石膏模及銅鏡。在石膏外邊口上做出模具隼口,再用橡皮泥沿已經翻制石膏大小豎立圈出封閉的橡皮泥圈,使之與鏡背貼實。刷涂醫用凡士林,倒入石膏漿,待石膏稍干時取下橡皮泥并用刀具修整并做出模具隼口,用同法將兩側封口做出活動石膏模。
2、將石膏模放置沙盆中,澆鑄口向上,將溶化的錫合金液沿鑄口注入,等其涼透取出模塊,磨去去除多余高出部分。將翻制好的錫合金模塊置于銅鏡缺損口處,使其與鏡面花紋吻合,切去多余部分將其與鏡面斷裂口及花紋相吻合,將其鑲嵌缺損處并與鏡面焊接加固,這樣就完成了花紋的翻制補缺工作。
銅鏡缺損補配
3、除錫、做舊
用手術刀、潔牙工具剔除高出鏡體的焊錫。依照銅鏡顏色調制原子灰、礦物顏料,用鏟刀將縫隙填平,待干透后用砂紙磨平。
此件器物的做舊采用傳統飾色方法,用顏色覆蓋縫隙。根據修舊如舊的原則,采用彈、拉、點、撥等手法,按照縫隙周圍顏色層次,分別做出顏色,使其與鏡體顏色統一起來。
4、緩釋
為防止保護修復后的器物再次銹蝕,還需對其進行緩蝕和封護處理。此次保護修復采用的緩蝕試劑是1%的苯并三氮唑(BTA)乙醇溶液,同時,為了避免BTA在保存過程中揮發失效,還使用了1%的B72-乙酸乙酯溶液進行封護。處理后,器表無炫光和顏色改變,既能保持文物的本來面貌,又符合文物保護“可逆性”和“不改變原貌”的原則。
五、結語
通過科學分析該件漢代三鳳菱紋鏡合金成分和病害狀況,運用現代科技與蘇派傳統修復技法,進行有針對性的保護修復。并進行緩釋封護科學保護技術處理。這種傳統和現代相結合的辦法是青銅文物保護修復的有益嘗試。不僅延長了該件文物的壽命,而且成功地恢復了其展示功能,使其承載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得以更好地呈現。
銅鏡修復后通電小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