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閆天一(1992-),江蘇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考古學碩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漢代考古
巖洞墓作為一種重要的漢墓類型,與土洞墓不同,是在巖石中開鑿墓道和洞室,主要有橫穴和豎穴兩種形制。徐州地區作為漢代中小型巖洞墓的集中發現地,極具代表性。據不完全統計,該地區當前能確定為漢代中小型巖洞墓類型的墓葬有84座,這些墓葬均為西漢時期,且都使用豎穴墓道,其本身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從墓葬建筑結構出發討論該型墓葬,有助于揭示徐州地區漢代中小型巖洞墓的豐富文化內涵,為此從墓葬形制、結構和面積等方面進行初步分析。
一、墓葬形制
徐州西漢中小型巖洞墓種類繁多,根據洞室的開鑿位置、數量以及有無槨室,可分為五型:
A型:偏洞室墓,洞室僅開鑿于豎穴墓道長邊,少數墓葬帶壁龕。
B型:直洞室墓,洞室僅開鑿于豎穴墓道短邊。
C型:豎穴墓道底開鑿槨室,極個別鑿于側壁,多為偏洞室墓類型。
D型:洞室跨豎穴墓道相鄰兩邊,洞室平面近曲尺形,面積較大。
E型。多洞室墓,有雙洞室、三洞室兩種。雙洞室墓中,洞室多開鑿于豎穴墓道相連兩壁,另有,開鑿于豎穴墓道相對兩壁,一洞室開鑿于豎穴某壁、另一洞室沿前洞室壁開鑿兩種。三洞室墓僅兩例,兩個洞室開鑿于豎穴長邊(偏洞室),第三室于短邊,前者短邊開鑿洞室與其一個偏洞室相接,后者豎穴墓道底有一石板砌筑的槨室。
(一)墓外設施
徐州地區已發現的西漢中小型巖洞墓墓外設施主要有封土、地面建筑、陪葬坑三類,總體而言發現較少。
1、封土
《周禮·春官·冢人》鄭玄注:“冢,封土為丘壟,像冢而為之。”徐州地區中小型巖洞墓封土多遭不同程度破壞,在考古報告中明確提及有封土的墓葬共20座,平面一般近圓形,直徑多為10米左右,高度均在1.5米以下,由于后期破壞實際高度應高于現高。從時代上來看,西漢早期發現較多,西漢晚期次之,西漢中期最少,推測與各時期墓葬總數差異有關。
2、地面建筑
徐州西漢中小型巖洞墓地表的地面建筑多僅殘留陶板瓦、筒瓦殘片,個別殘留石砌基礎。共發現7例。其中,荊山墓群明確發現一建筑遺址(F1),位于整個墓群西南部山坡上,依山勢而建,整體呈東北-西南向,雙開間,陽面朝向西南。建筑中發現有南向北疊壓的筒瓦堆積。發現塔形構件1件,瓦當5件,板瓦1件,建筑構件長方形塊石。發掘者認為荊山F1為墓地祠堂,同理,余下6例亦可能為墓地祠堂,應為墓地祭祀內容的體現。
荊山F1建筑構件
3、陪葬坑
發現2例,均為長方形豎穴巖坑結構,但出土隨葬品種類不同。顧山K1位于M1第一層墓垣內,東南距M1約30米,上有封土,殘高0.2米,東西長3.2、南北寬2、深1.4米,方向110°。
顧山K1平剖面圖
出土陶倉、灶各1件,俑60件。荊山K1位于墓群南部山腰處,M1西南,呈不規則長方形,長4.1、寬3.8、深0.7米,方向45°。出土銅轄軎、銅衡、銅蓋弓帽、銅杠箍各1件,應為車馬陪葬坑。
荊山K1平剖面圖
(二)墓內設施
1、墓道
或與使用橫穴墓道的楚王墓相區別,徐州地區西漢中小型巖洞墓均為豎穴墓道,二者界限分明,大型橫穴墓道應僅為王(王后)所獨享。
豎穴墓道內填土多為紅色黏土,少量為其他顏色粉土、沙土,部分墓葬填土夾雜碎石,除極個別墓葬外多分層行夯,且夯窩明顯。豎穴墓道深一般3-8米,極個別者如拖龍山M3能達到10米深。墓道填土內多有封石,封石形制有條石和塊石兩種,防盜功能顯著增強,在墓道內還有葬人和鑿有或壘砌放置隨葬品的槨室的現象。
2、甬道
該地區有甬道結構的墓葬極少,僅7座,且形制均較短小,主要仍起連接墓道與洞室,設置封門結構之用。其中,拖龍山M3、M7,鳳凰山M1甬道內以經加工條石封堵,充當塞石之用。甬道并未在徐州地區中小型巖洞墓中廣泛使用。
3、封門
在中小型巖洞墓中,封門特指封閉洞室的結構,帶甬道的多置于甬道內部,不帶甬道的多直接置于豎穴墓道底壁與洞室結合處。將10座封門情況不明墓葬排除在外,根據封門材質的不同劃分為木質、石質、混用類型三種。西漢早期多使用石質封門,中期繼續沿用,但較早期明顯下降,晚期石質封門使用量銳減為一例,木質封門使用量劇增,混用類型占比亦有上升。
無封門的中小型巖洞墓僅占不到兩成,即絕大多數使用封門;木質封門使用量較少,甚至低于無封門;混用類型使用量雖最少,但可看做是石質封門的變種,使用石質封門的同時,或出于節省預算、增加防盜性能,使用了兩種封門。
4、墓頂
徐州地區55座西漢中小型巖洞墓多為平頂(43座),弧頂有3座,一座多洞室墓(繡球山M1)為弧頂+平頂結構,另有8座墓頂情況不明。平頂一直占絕大多數;西漢早期、晚期與期別不明的4例弧頂,實應為洞室四壁與頂連接處加工不規整,未形成棱角而成。遠不能同該地西漢大型橫穴巖洞墓豐富頂部結構相比,其墓頂結構十分單一,且未隨時間的變化而發展。
5、壁龕
《中國考古學大辭典》:“在遺跡的縱向壁面上掏挖的小龕,用于放置造像、物品”,在墓葬中則主要用來存放隨葬品。該型墓極少使用壁龕,僅發現7座墓有此結構。
根據壁龕在墓中的位置不同分為三型:A型(壁龕位于墓道),有三例;B型(壁龕位于洞室,平面多呈帶狀),有兩例;C型(壁龕橫跨墓道、洞室),有兩例。其中西漢早期4座,西漢中晚期2座,西漢晚期1座,即徐州地區中小型巖洞墓中,壁龕的使用呈衰退趨勢,且僅極少數墓主使用。
6、槨室
豎穴石槨墓是徐州地區較為常見的一種墓葬,與春秋戰國楚墓厚木板搭的槨室不同,多在豎穴底面向下開鑿或用石板砌筑,形成一長方體空間。徐州地區也發現有9例帶槨室結構的豎穴巖洞墓。
根據槨室的構筑方式不同分為三型:A型(豎穴墓道底開鑿槨室),有四例;B型(豎穴墓道底邊預留二層臺形成槨室),有三例;C型(石板砌筑槨室),有兩例。主要有充當器物室或棺室。其中西漢早期7座,西漢中期、晚期各1座,槨室使用情況同壁龕,為極少數墓主所使用,亦呈衰退趨勢。
徐州地區墓葬尺寸較明確的46座中小型巖洞墓,按面積大小劃分為小于10m2、10.1-20m2、20.1-30m2三類,墓葬面積小于10m2的墓葬西漢早期僅3座,中、后期數量逐漸增多,呈延續發展趨勢;墓葬面積10.1-20m2的墓葬在西漢早期誕生之初即使用較為普遍,進入中期后及呈現出衰退趨勢;墓葬面積20.1-30m2的墓葬情況同第二類,西漢早期使用較多,進入中期急劇減少到僅剩一座,西漢晚期出現一特例(拖龍山M3-34.1m2),其規模超過以往所有墓葬,墓主身份應非同一般。
從三期墓葬面積平均值變化來看,徐州地區漢代中小型巖洞墓這一葬制的使用整體上呈衰退趨勢,西漢早期墓葬面積較大者(大于10m2)數量占絕大多數,西漢中期墓葬面積較小者(小于10m2)數量明顯增多,面積較大者數量急劇減少至4-6座,西漢晚期,面積較大者(大于10m2)數量與中期基本持平(6-8座),墓葬面積較小者占大多數。從三期面積最大值、最小值比對來看,西漢晚期墓葬面積差達到最大值,使用豎穴巖洞墓這一葬制的墓主身份等級存在較大差異。
排除11座時期僅確定為西漢中晚期墓葬外,該地西漢早、中、晚三期墓葬面積均值浮動不大,早期墓葬均值最大(16.57m2),中期次之(14.35m2),晚期最小(14.18 m2),但與中期相差僅0.17m2,總的來說與已發現中小型巖洞墓數量遞減相符。
綜上所述,通過對徐州地區西漢中小型豎穴巖洞墓的建筑結構的分析,表明該型墓葬在西漢早期誕生之初就已十分成熟,各種墓內建筑結構都已出現,但型式較為單一。墓外建筑設施排除可能受后代長期人力、自然力破壞因素影響,總體而言使用仍不普遍。由墓葬面積分析可知,該地中小型巖洞墓差異不大,墓主所屬階層應相對穩定,在西漢晚期達到了中小型巖洞墓的頂峰(拖龍山M3),但仍阻擋不了中小型巖洞墓在該地的衰勢。總的來看,該型墓葬在徐州隨時間變化而漸趨衰敗,東漢時期已不見,被磚、石室墓所取代。
本文由作者據原文精簡,原文刊登于《淮海文博》(第1輯),科學出版社,2018年
《淮海文博》是徐州博物館主辦的學術性系列叢書,是打造淮海經濟區“科教文化中心”的重要載體。徐州兩漢文化資源豐富、漢代歷史文化研究成果豐碩,該叢書立足徐州,面向全國,重點關注淮海經濟區文博工作的新發現新成果,通過挖掘本地區豐富的歷史資源和人文內涵,推出具有前瞻性、指導性的學術精品,實現從文化傳播到文化創造、從文化選擇到文化建構的雙重超越,從而促進淮海經濟區文博行業的繁榮。
征稿范圍
《淮海文博》征稿范圍包括文物學、考古學、博物館學、文化遺產、歷史學、區域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尤其關注有關漢代文物、考古、歷史方面的學術成果。
聯系方式
地址:江蘇省徐州市和平路118號徐州博物館《淮海文博》編輯部
郵編:221009
電話:0516-83804415
聯系人:繆華 謝硯文
投稿郵箱:huaihaiwenb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