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時間:2024/9/17 10:00:00
活動地點:徐州博物館學術報告廳
年齡要求:5-12歲
活動報名
時間:2024年9月17日上午10:00-11:30
地點:徐州博物館學術報告廳
對象:5-12歲 家長可陪同
名額:40人
報名方式:請掃描下方二維碼預約
材料費:50元(小程序僅用于預約報名,預約成功后,掃碼進群繳費)
注意事項:提前十分鐘到達活動地點,不要遲到哦。報名成功請務必參加以免影響參與信譽。
報名二維碼
知識背景
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中秋節源自對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看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中秋節起源于上古時代,普及于漢代,定型于唐代。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淵源。祭月作為民間過節的重要習俗之一,逐漸演化為賞月、頌月等活動。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
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小朋友們,你們還知道哪些關于中秋節的科學知識呢?讓我們一起探索吧!
教學目標
次活動依據腦科學原理訓練孩子六大核心能力,以跨學科,動手做,實踐性為主導,豐富知識儲備,提升主動學習的能力,激發科學探索興趣等。
涉及領域:地球與宇宙 技術與工程 生命科學
1、通過觀看科普視頻、了解中秋節的由來及習俗。
2、學習天文科學知識,了解地月關系及潮汐現象。
月相是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象,因為月球本身不發光,且不透明,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陽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陽光,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陽直接照射的部分,這就是月相的來源。
月相不是由于地球遮住太陽所造成的,而是由于我們只能看到月球上被太陽照到發光的那一部分所造成的,其陰影部分是月球自己的陰暗面。
月相和海洋的潮汐有關系,因為潮汐和月球的引力作用有直接關系,比如在滿月的時候會引起大潮。
視覺暫留原理?,也稱為視覺暫留現象或余暉效應,是指當物體在快速運動時,人眼所看到的影像消失后,影像仍在大腦中停留一段時間的現象。這種現象最早由英國倫敦大學教授?彼得·馬克·羅杰特在1824年提出,并詳細描述在《移動物體的視覺暫留現象》中。
4、巧手制作走馬燈,小組展示總結分享。
最后老師會帶領小朋友運用所學科學知識制作走馬燈,感受科技的神奇魅力。精彩分享獎品多多,期待孩子們的精彩表現。
9月17日10:00-11:30讓我們一起變身科學家,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探究科學奧秘,學習科學知識,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和一群愛科學愛探索的小朋友們共度別具一格的中秋佳節吧。